英國文化協會一年一度與BFI Flare: 倫敦 LGBTQIA+ 電影節合作推出的影展載譽歸來,歡迎你與我們一起在2025年3月19至30日免費於線上欣賞本年度入選的五套短片。

今年入選的五個故事訴說著愛、勇氣、秘密及背叛,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五個故事讓我們再次反思,無論我們身處哪裏,不論身份,對愛的渴求及表現自我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Five Films For Freedom 2025

電影製作團隊及電影簡介

DRAGFOX

Lisa Ott8 分鐘 (英國)

年僅 11 歲的 Sam 陷入性別認同的危機,感到被孤立又困惑,不知道要如何表達內心感受。直到一個晚上,一隻調皮的狐狸 (由Ian McKellen 動人獻聲) 從窗外闖入,陪伴 Sam 展開滿載歌聲與舞步的奇幻之旅,同時學習自我認同與接納。
 

導演簡介 

Lisa Ott 是一名瑞士籍動畫導演,現居於倫敦。9 年前,她來到英國追尋電影夢,在這段期間愛上了定格動畫。

Lisa 曾學習模型製作,隨後加入了 Mackinnon & Saunders 木偶團隊,參與製作木偶以演繹一個個動人的故事。Lisa 最近參與的項目包括奧斯卡和英國電影學院獎獲獎作品,由 Guillermo del Toro 執導的《木偶奇遇記》 (Pinocchio)  和Netflix的《房子裡的故事》 (The House)。

為了實現透過動畫表達 LGBTQIA+ 故事的理想,她選擇報讀 N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School 的動畫導演課程,藉以展開導演之路。Lisa 從中找到了與其志同道合的創作伙伴,並執導了自己的首部定格動畫短片 — Dragfox

Lisa 的作品一直都以歸屬感為題材,描述她在農村小村莊作為酷兒成長的經歷,同時亦宣揚 LGBTQIA+ 社群內的多樣性。 

IF I MAKE IT TO THE MORNING

Andre Shen9 分鐘 (美國)

中國少女子亦在她強勢的母親陪伴下,在跨州大學巡禮的最後一晚,住進了率性型格的姑姑在紐約的公寓。正當子亦開始嚮往日後在這裡學習與居住時,一個意外消息突然讓她的整個世界陷入緊張氛圍。

導演簡介

沈天揚(Andre Shen)是位來自上海的編劇與導演,同時也是一名現居紐約的平面設計師。其創作聚焦於跨文化的酷兒經歷,融合女性氣質和奇異的元素,同時帶有點點憂鬱的轉折。

Andre的短片《像箭一般的單程旅行(One Way Trip Like an Arrow) 獲選中,由 NYU Symphony Orchestra 於 2024 年在紐約的 Iris Cantor Theatre作現場演出。其最新短片《月亮總在照顾大地 》(If I Make it to the Morning於 2024 年在意大利米蘭 LGBTQIA+ 電影與酷兒文化影展MiX International Festival 首映,並已獲選為 2025 年 BFI Flare:London LGBTQIA+ Film Festival影展的作品。他為 Peter Pan Donuts & Pastry Shop編劇並執導的一個片長 150 秒、分為兩部分的廣告片《Sunday Matinée》,目前已可在網上觀看。

在 2021 年搬到紐約之前,Andre 在 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平面設計學士學位,並在悅遊(Condé Nast)、 FINE以及Fiu Gallery等公司擔任平面設計師。Andre 目前就讀於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NYU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修讀電影研究並開始著手其畢業論文。他同時是 W.T.C.Johnson和C.V.Starr Fund(亞洲/太平洋/美洲研究機構)的獎學金得主。 

NGGGAK!!!

Oktania Hamdani Winner Wijaya8 分鐘 (印尼)

Sekar 和 Bebi 這對恩愛女友一邊聊天一邊玩網上遊戲,還在手機互相發惹笑的迷因給對方。但當她們沉醉於自己的快樂時光時,卻被 Sekar 母親的來電打斷 — 她的母親要安排她去相親。Sekar 能否讓母親明白,她已經找到了她的另一半嗎?

導演簡介

Oktania Hamdani

Oktania Hamdani 是一名影評人、記者,亦是印尼X上營運、最大的電影媒體平台之一 WatchmenID 之創辦人。她活躍於國內的電影新聞和影展報導工作。

Oktania 特別關注東南亞的性別暴力與酷兒權益問題,其首部作品《NGGAK!!! 》探索自己所關注的事情,並以自身經歷為題,意義深遠。這是她首次擔任導演、編劇兼製片人。目前,她正在製作一部關注東南亞酷兒女性生活的紀錄片。

Winner Wijaya

印尼電影製作人 Winner Wijaya 自小就迷上電影。Winner 受到小學老師的啟發,童年時的週末總會拿著 MiniDV 攝影機拍攝電影。多年後,他的短紀錄片《Ojek Lusi》獲得 Piala Citra 提名,並在 Festival Film Dokumenter 2017 中贏得最佳短紀錄片的獎項。2020 年,他再憑《Hey Guys Balik Lagi Sama Gue, Tuhan! 》獲得 Minikino Best Begadang Filmmaking Competition 獎項,並入圍2020 年印尼電影節 (Festival Film Indonesia 2020)最佳短篇小說電影。Winner 目前正在剪輯他的首部長篇紀錄片。

WELL GO DOWN IN HISTORY

Cameron Richards, Charlie Tidmas25 分鐘 (英國)

TRUK United是一隊於 2021 年 1 月成立、為跨性別社群帶來驕傲與希望的草根足球隊。經歷兩年拍攝,這部紀錄片細膩刻畫了球隊在賽場內外的奮鬥過程,記下他們如何在日益嚴峻的跨性別恐懼環境下,努力建立一個安全與包容的空間。

導演簡介

Charlie Tidmas

Charlie 是一位編劇兼導演,重點探討多元交織的男性特質。他現正與 BFI NETWORK 共同開發長篇項目,同時擔任製作中的《Doc Society》短片的聯合導演。Charlie 於 2024 年獲選為 BFI Flare x BAFTA學員,同時是 BAFTA Connect 的一員。他分別獲得BFI NETWORK 和 Channel 4’s Random Acts 的短片委託。而他先前的作品亦曾入圍美國奧斯卡 Academy Nicholl Fellowship,並在 Short of the Week 。除了編劇和導演之外,他同時擔任 BBC和 BFI的劇本編輯與審閱員。

Cameron Richards

Cameron身兼導演與製片人,擁有豐富的創意及企業客戶項目經驗,合作對象包括可口可樂 (Coca Cola) 和 Pret Foundation。Cameron 的短片曾於奧斯卡及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多個全球資格認可的影展放映。他在 2020與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機構(Alzheimer’s Research UK)合作發行個人短片《 The Sea 》由 Anna Friel 和 Russell Tovey 主演,並在全球影展賽季獲得了廣泛讚賞。Cameron 亦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劇本開發人員,畢業於英國國家電影與電視學院(National Film & TV School)。

WAIT, WAIT, NOW!

Ramon Te Wake12 分鐘,48 (紐西蘭)

一對好朋友Alex和Sam趁著父母不在家時,他們做了所有十幾歲男孩都會做的事情:在媽媽房間翻箱倒籠、玩裝扮遊戲、創造一個讓他們感到安全和被接受的奇幻世界。雖然這不是所有男孩都會做的事。不過,他們可能還未意識到,父母早已洞悉一切,這個看似安全的泡沫會破滅嗎?

導演簡介

Ramon Te Wake 在影視和敘事領域中,以大膽而不妥協的方式聞名,她為作品注入無窮活力,深入探討有關身份、文化與酷兒的複雜敘事。身為一名跨性別毛利族 (Māori) 創作人,Ramon 以其深刻且真誠的視角,為作品注入文化見解及創意,讓作品脫穎而出,並成為備受矚目的導演。Ramon 的作品,例如令人期待的短片《 Wait, Wait, Now!》展示了她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同時展現別具一格的藝術感。她勇於挑戰既有規範、突破界限,讓其作品不僅展現出個人經歷,亦成為弱勢群體發聲的舞台。

Ramon 透過每個項目,時刻都塑造出原住民與酷兒故事的未來,為電影和媒體開闢全新視野。